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军史上的今天
转业选岗,看懂了这些不走弯路
时间:2021-07-03 10:01 星期六 来源:军友在线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因为,方向错了,越努力,可能越糟糕。

    这句话不全对,但也没有全错。

    比如,选岗。

    有可能一选定终身。

    也可能一选误终身。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xLzA3LzAzLzEwMDEzMDI5X2pwZw==

    今天,同事发给我一张河北辛集市“2020年度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岗位”表。

    表格内容分了4栏。

    第一栏是序号,二栏是拟安置主管部门,第三栏是拟安置事业单位,第4栏是名额。

    表格的后面还有“敬告”,一般公文,应该是“备注”。用“敬告”,更多的可能有提醒和警告的意思,主要是提醒选岗的战友要注意对照自己的条件。

    转业安置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驻军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比如,一线城市、北方、中东部和西部,政策往往都有一些不同。

    很多时候,在总体上差不多的情况下,同一个市,不同的县,可能都不太一样。

    今天我们解剖的辛集市既有典型意义,又有普遍性。

    典型意义是因为辛集市是河北省辖县级市,2018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但2020年跌出了榜单。

    全国2000多个县,入选百强,县域经济处于第一梯队。

    第二个是辛集是兵员大县。

    小编没有拿到相关的数据,但从人口总量和安置的转业士官名额来看,辛集属于兵员大县。

    与传统的兵员大省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所属区县类似。

    参军的多,安置压力就会大一些。

    另外,剑客对辛集的驻军情况不了解,如果当地驻军较多,安置的压力也会+1。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济南、青岛、成都、长沙、武汉等等驻军较多的大城市,在没有实行自主择业政策之前,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军转干部。

    在这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里,有我们很多的战友。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来说说选岗的事。

    我们看到,此次该市拟安置的岗位是22个,共37个名额。

    在这22个岗位中,全部都是事业单位。

    不同的是,有的是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

    一般而言,我们在选岗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一个是单位性质,一个是上班地点。一般而言,地方的单位性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一般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和人大、政协系统的机关,这些单位都是行政性质,编制都是公务员,其所属有一些事业单位,军官转业可以落行政编,公务员身份,直接在机关里任职,退役士兵都是到事业单位里,有的地方是管理岗,有的地方是工勤身份,工勤身份不能任职,管理岗可以任职,但无论级别多高的士兵,几乎没有转业即任职的先例。

    再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工作地点。这个很重要。

    因为安置单位里有很多的乡镇。我们转业回来,很多人就是不愿意两地分居了。而且,距离远了,产生的通勤费用也高。不方便。

    因此,选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编所在的县,现在要求乡镇的干部职工周一到周四晚上必须住在乡镇,一周必须要乡镇待五天四晚。

    如果家在城里,自己在乡镇上班,同样也会出现难以照顾到家里的情况,周末夫妻。

    小编看到,此次辛集拿出来的岗位,既有市委办、也有政府办,还有应急、文旅、公安、退役事务局等部门和乡镇。

    总体来说,这些单位在工资待遇上的区别并不大。

    类似于部队以前的机关兵和营连发的钱差不多。

    但每个单位的福利也有一些不同。

    既便是乡镇与乡镇之前,在政策相同、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乡镇福利好些,有的差些。

    这和主要领导执行规定的意愿相关。

    包括部门也是如此。

    具体而言,以上的22个岗位,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城市机关和乡镇。

    区别似乎也就在这里。总体上说,正常情况下,部门占有的资源要多一些,乡镇要少一些。

    乡镇的事业单位就是其下属的站所,有农技、林业、水利、便民服务中心等。

    相对来说,机关单位的工作性质都类似于后勤保障,应该不是很忙那种。有点像部队里的机关兵。

    待遇在整个体制内属于相对较好的。

    乡镇事业单位,根据各个乡镇的情况不同,差别不是很大。要么在窗口,要么在一线和群众打交道。

    技术含量也不太高。

    类似于营连部的那种感觉。

    有的岗位可能忙一些,有的也可能闲。

    其实,我们这个表的排序已经暴露单位的含金量。

    如果条件允许,没有其他因素(比如,你有亲戚、故旧在这些单位任职)的情况下,有机会先选,就从前往后选就行了。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敬告”中有特别要求。

    也要关注,据小编所知,前些年,由于一些地方超编严重,一些战友虽然安排进了事业单位,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但却不能落编。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工资待遇没有啥,在编与否的最大区别在于上升通道。

    也就是评职称和晋级等等,有的可能会卡是否是在编人员。

    无它。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说军官选岗的问题。

    军官回到地方后,是干部身份。

    在体制内,干部的流动性要大一些,调动要容易一些。

    尽管,也有一些干部一辈子都在一个单位没有挪过窝儿。

    但相比较而言,不像士兵那样几乎一选定终身。

    干部选岗,也要分情况

    如果年轻,想要上进,最好要选“主干线”部门,具体说来,就是市委、政府、人大、政协机关,再就是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包括团委等等常委部门。

    这些部门工作强度非常大,和领导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也更容易出成绩。

    还有一条,就是这些部门架子大,级别高,进了这些单位,不仅有机会出去做官,干大事,如果出不去,或者不想出去,想要解决级别待遇也更容易一些。

    如果年龄大了,不想进步了,就想待在体制里过安稳日子,则建议选一些冷门的部门,每天朝九晚五,数着日子过。跟着走就行。

    没啥压力,也没啥想奔头。

    一战友,转业回来15年了,在市残联,转业的时候是科员,现在是副科。

    他说,估计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没有奔头,但工作轻松。

    很少加班。

    很不错的。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