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不少人都在咨询,9月份是不是还有一次退役。
在3月份退役工作开展之前,有人就说,9月份还将开展一次退役工作,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只是未经官方证实,会不会还有一次退役,不得而已。
但预计9月份应是没有的,毕竟这都已经7月份了,批复才刚陆续达到各个单位,如果9月继续来一次,必然会影响明年的退役工作开展。
或许情况是这样的,达龄与强制退役的是每季度一次,而自愿退役与调控退役的每年组织一次。
这样一来,一方面方便了部队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军官队伍的建设发展。
具体新政会如何实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毕竟,今年是《退役军人保障法》执行的第一年,是新政策执行的第一年,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没有参考,没有对照,也没有官方,只能靠猜。
相信,经历了今年的退役工作,等到明年大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了。预计未来的退役工作,会有几个大的变化:
1、退役时间的变化
在2021年之前的退役工作,基本上都是在12月份进行摸底,然后元旦后上报,年前要走的就陆续回家过年了,年后3月份批准,等到7月份正式下达命令,接着11月份-12月份地方陆续安置。
今年的退役工作是3月份开始摸底的,5月份下达名额,7月左右才完成批复,是不是地方还会如期安置,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想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毕竟今年批复时间晚,很多单位批复之前都没让走,这样一来减少了学习时间,会影响考试成绩。
但也有可能如同往年一样,在年底之前地方完成安置工作,不然就等于2021年的军官退役工作跨了两个年度。
预计,明年即便是摸底开始的晚,有了今年的经验,后期名额与批复进行得也会很快,不会像今年一样,一步慢,步步慢。
2、退役名额的变化
在今年退役名额下达之前,就有很多传言说,今年的退役名额将是去年的三分之一,甚至是只有去年的一半。
虽然当时很多人对于退役名额会减少这件事抱有怀疑态度,但事实上,很多单位的退役名额,的确是去年的一半。
虽然目前不知道2021年退役名额总量,比去年少是肯定的。可能未来退役名额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毕竟,现在鼓励大家长期服役,要对接职业化。
3、安置方式的变化
在之前,军官退役安置方式主要包括退休、转业、复员,其中转业包括了计划安置与自主择业,是军官退役的主要安置方式。
而今年,军官退役安置方式有了变化,主要安置方式包括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其中转业专指计划安置,取消了自主择业,增加了逐月领取退役金。
有传言称,延长服役年限不单单是为了对接职业化,也是为了对接逐月,未来转业将不再是主要的退役安置方式,像逐月领取退役金这种货币化安置将会成为主流。
不过,今年情况特殊,这一把到底能不能有逐月还不甚清楚。
有人认为,今年肯定有逐月,毕竟《退役军人保障法》当中明确规定了,不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也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一把可能没有逐月,不然这都几月了,地方安置工作都将陆续开展了,总不能安置完了再让人选逐月吧?不现实。
相信这个答案很快就会知晓,等逐月落地,往后的退役工作就不会有这么困难了。
2021年的退役工作,属于新政后第一炮的工作,有着导向作用,可起到风向标作用,能够为之后的退役工作做好“样本”,在今年退役工作的基础上,未来退役工作更容易进行。
不过,退役工作虽然是一项整体的工作,但也是一项有着不断变化的工作,可能每年的情况都会不一样,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件事情。
通过近几年的退役工作,对转业安置有个人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转业不会取消,但会逐步减少
从大局出发,转业取消是不太可能的,但名额可能会越来越少,这是大势所趋。
未来,货币化安置获奖成为主流。
2、转业会逐渐成为辅助性的安置方式
在之前,转业是主要的安置方式,但是现在转业结构有了变化,未来势必会从主流安置方式过渡到辅助性安置方式。
有逐月为大家兜底,逐渐减少转业名额,通过各种政策帮助、鼓励大家就业、创业,是符合人力资源发展的。
3、转业安置将会更加专业化
现在转业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部队转出多少人,地方就得安置多少人,不管是什么专业,对不对口,都必须妥善安置好了。
但是未来在转业安置方面,可能岗位的匹配度会越来越高,对于有军地通用技术的人才来说,这是利好的。
4、转业安置会越来越好
之前,因地方安置压力大,所以很多地区出现了降级安置,以及安置质量不高等情况。
相信随着转业名额的不断减少,地方安置压力不断减轻,转业安置会越来越好,安置质量会不断提升。
新政的到来,打破了昔日的安宁,但这是军队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无论是否喜欢,都必须要接受。
往后不管是什么政策,都是对长期服役利好的,所以,个人能做的就是,放弃幻想,安心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