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年限安置是剑客自创的一个词。
主要是针对目前按照年限主流安置方式提出的一个概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看看那些没有达到年限要求符合安置条件的战友,他们怎么样?
小刘在单位里绝对是一个名人。
因为他一个下士五年兵,已经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这些荣誉里,战友们其实看重和关心的还是他立的这个二等功。
因为这个二等功对一名下士,一名军龄不长的士兵来说,意义不凡。
一个战友说,有了这个二等功,小刘理论上就有了提干的资格,将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命运。
有的说,有了这个二等功,将有一大笔奖金,对未来的高套军士也有很大帮助。
还有的说,立了二等功,将来孩子中考都有加分,实在不错。
其实,小刘对这个二等功价值最关注的,却是他的安置功能。
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这意味着他这个只有五年军龄的士兵,已经和其他12年以上军龄的战友一样,获得了由政府安置工作的资格,而且还是优先安置的范围。
他的这个资格,也着实让他的战友羡慕。
战友们说,自己辛辛苦苦、拼搏奋斗干到12年,才能有这个安置资格。
而他年纪轻轻就有了一样的待遇,真的不错。
于是很多战友建议他,他的家人也劝他,等到下士服役期满就不留队了,利用这个安置资格在家乡找一个好单位,舒舒服服、自自在在过日子,多美。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小刘会到期选择退役和政府安排工作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继续留队,成为一名中士。
大家不理解,说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既然有了这个资格,为什么要放弃?反正再干几年还不是要退役安置,不如早点回去可能更好。
然而小刘却有自己的思考和理由。
他说,虽然此时自己有资格安排工作,肯定会有一个单位和岗位在等待着自己。但是他觉得,下士这个阶段,还不是一个成熟合适的阶段。
具体来说,小刘户籍所在地退役士兵安置施行的是积分选岗制度,就是根据退役士兵的档案计分确定选岗顺序。分高的先选,分低的后选。
这种方式,绝对公平合理,但是小刘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地方,读出了不一样的话。
比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可以加分的内容包括服役年限加分、表彰奖励加分、其他情况计分等,坚持的是“服役时间越长分数越高;表现越好,加分越多”的政策。
虽然小刘有个二等功可以加分,但是他能加分的内容不多,能加的分的分值也少,如果真正要和其他战友去竞争,恐怕只能落得下风。
如果自己非要今年退役选择安置,选岗的顺序会比较靠后,可提供的选项会比较少,最终选择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单位就很难保证了,“与其这样硬选让安置结果无法掌握,不如等一等让自己可加可计的内容和分值高一点,可能对自己的退役之路更好,也算不浪费这个宝贵的唯一的安置机会。”
小刘说,退役后的生活质量其实是和自己的经历、阅历、学历等相关的,而这些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锻炼的。
所以他认为像他这样年纪不大、军龄不长,已经获得安置资格退役士兵,更应该把自己的军龄再延长一些,在最合适的时间退役。这样不但未来的选择更多(逐月资格),退役时的把握更多,而且对于未来的发展进步更有好处。
《退役军人保障法》明确: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由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对下列退役军人,优先安置:
(一)参战退役军人;(二)担任作战部队师、旅、团、营级单位主官的转业军官;(三)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四)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
可以看出服役时间越长、表现越好,其实就是优先安置的资格和条件。而现在各省市安置时,档案计分往往是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如何让自己的档案更厚实,如何提高自己的量化计分?很简单,服役长一点,表现好一点,自然能够积分的内容多,能够加分的分值也高。
其实,像小刘这样的退役军人,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
他们拥有着其他人羡慕的资格和条件,但是却因为服役时间短导致在退役安置中不占优势。
如果执意退役安置,因为竞争力不足往往会导致安置结果不理想,选不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单位,也让安置的价值和获得感打折失色。
所以剑客建议,可以学学小刘。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选择留队继续服役是一个明智之举,更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式。
而通过延长服役时间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弥补年轻退役军人在军龄、职务、军衔等方面的不足,还有更多的机会立功受奖让自己拥有更多加分项。
这样即使退役,自己的底气更足,竞争力也提升。
另一方面,长期服役也是各类政策规定的方向和导向,无论对于部队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积极意义,也是值得推荐。
或许这个时候感觉安置最好,过段时间可能会觉得逐月或者自主就业也不错。
所以让退役再等一会,才能碰到自己的“真命天子”,让自己的选择更加从容和全面。
所以,小刘的做法虽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标准答案。但是对于和他有类似经历的退役士兵来说,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退役军人的安置只有一次,如何利用好是值得每个退役军人思考的事情。
有的时候待遇立即兑现不一定最好,把它捂一捂,让时间等一等,或许更好。那个时候,你的各方面条件都过硬了、完备了,时机也成熟合适了,这个时候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安置方式,都更好!
作者:三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