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士时代,已经到来。
很多朋友有这样一种感觉:
仿佛就在不经意间,无论是正规的文件,
还是媒体的报道,亦或是大伙平日里聊天,
“士官”一词出现的越来越少,
“军士”一词用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
这种“不经意”的背后,是与“军士”有关的全面变革——
从最初的“士官参谋”,
到后来的“高级军士名额增加”、“高级军士选取条件放宽”,
再到后面的“军士提前晋升”、“军士延期服役”、“二次入伍可直接成为军士”……
军士时代,就在这种一条又一条具体的变化中,悄然到来!
1月6日,《解放军报》刊发了一则简短的报道——
截图自2022年1月6《解放军报》2版▼
这则报道的篇幅很短,但是所蕴藏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堪称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存在!
简单捋捋报道中的关键信息——
①报道提到的“部队调整改革后,新增专业一时出现了缺人才、缺骨干的情况”,
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增加了高级军士的岗位和名额”;
②报道提到,为破解高级专业骨干人才短缺问题,他们采取“超前选、全程育、突出用、定期考、常态评”的全流程选拔培养模式,加大高级士官选拔培养力度。
翻译一下,其实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补齐高级军士岗位的空缺,单位想了很多办法”。
这里的“很多办法”,可真的不是写的那么简单。
具体到这支部队来说,有这样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选才。
该旅从中级士官中遴选优秀专业骨干苗子,建立人才档案;
第二步:育才。
依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分批次送学培养,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第三步:偏重。
该旅为遴选出的专业骨干苗子规划成长路径,在定岗定编时向他们侧重倾斜。
第四步:补弱。
定期组织业务、体能考核,掌握他们的能力素质底数,有针对性地固强补弱。
第五步:监督。
通过民主测评、工作考评等措施,跟踪了解他们的履职尽责情况,确保“好苗子”全面发展。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之后,一名中级军士,也基本上就离高级军士,不远了!
仔细分析完这则报道,哨位君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一名高级军士,是怎么来的?
过程大伙都看到了,从中级军士到高级军士,需要的步骤至少涉及到5步。
这还没算他们如何从一名普通的义务兵成为优秀的中级军士。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一是个人的努力,另一个则是组织的培养。
个人的努力,非常重要。
组织的培养,非常关键!
去年(2021年),军报也有一则与之相关的报道——
破解高级士官人才培养难题
关键还是“对照晋升条件精准培养”
截图自2021年4月9日6版▼
这则报道里提到的单位,是这样“精准培养”高级军士的:
①瞄准晋升条件精准培养——印发《士官人才精准培养指导手册》,新兵入伍、士官学员报到后,在保证才配其岗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人一案”的成长路线图,明确个人发展路径;
②主动干预成长过程——对于打仗急需、岗位有编的高级士官苗子,要求基层不得随意调换其专业岗位,每到关键阶段,还主动为他们“铺路搭桥”;积极派人参加上级组织的中级士官晋升高级士官培训;
③推荐跨单位调动保留——在本单位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将相关人员推荐到急需相同专业又有空缺编制的单位。
也就是说,晋升为高级军士,需要满足的“学历、专业技能水平、从事本专业时间”,在服役满16年之前,单位要在个人努力的前提下,把这些条件都搞定。
甚至,在本单位缺乏岗位编制的情况下,依然想办法跟上级协调,让本单位的人才,调动交流到其他单位晋升为高级军士!
对于这种“高级军士瞄准”的培养办法,军报的评价有这样两个词汇——
周到、用心
如此一顿操作,确实周到,也着实用心!值得点赞,值得学习!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级军士需要用心培养,一名士兵从成为军士之后,其针对性培养,或许就该提上日程了。
2020年3月,军报头版头条介绍了陆军第81集团军的做法——
“士官培养,从自然生长到按战育人”。
当时,81集团军为1000余个士官岗位制订成长路线图,旨在打通士官职业发展中的一些“梗阻”.
这意味着,从成为军士开始,军士的成长,更加有章可循。
这对于很多有志于在部队长期发展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经验做法也是为了破除“自然生长”的问题,让军士成长和进步,路径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也更容易得偿所愿!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
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世界军事竞争,实质是一流人才的比拼。
对于这支“矢志世界一流的军队”来说,培养好军士,保留好军士,是有着极大裨益的!
本文作者:哨位君
素材来源:解放军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