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会期间 多位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 为军人、退役军人发声 值得关注 军地合力,提升大学生士兵留队率
这个话题再次引起关注。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一级军士长齐虎广就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保留士官骨干人才”,他谈到:”这些年,连队里桥梁专业的骨干所剩无几,虽然不少新同志迎头赶上,但还是缺少实战经验。”
去年,齐虎广作为士兵代表发言▲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韩荣照建议:
①探索建立军兵种岗位需求和大学生士兵数据库,提升大学生士兵调配使用的精准度,增加大学生士兵提干、报考军校比例。
②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准确把握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特点规律,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入伍优待、学籍保留、退役复学、就业安置等方面政策,做好军地衔接,实现进退有序。
④探索形成与地方同资历人员的比较优势,逐步打破岗位身份限制,建立军士参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激励高学历人才长期稳定服役。
2021北京大学春季新兵入伍▲ 实施退役军人教师培养计划
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主导下,退役军人师范教育工作正快速推进中。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建议:鼓励各地为国家培养有底气、有志气、有骨气的新时代退役军人教师队伍。
当下有些青少年血性担当不足,退役军人经受过部队历练,和学生们在一起,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退役军人开设专门入学通道,或创办专门培养退役军人教师的师范院校,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本硕博师范教育体系。
适当放宽退役军人进校园当教师的准入条件,例如允许退役军人先工作、再考证(教师资格证),适当放宽退役军人教师的年龄限制。
退役军人叶海辉常年担任小学体育教师去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
建议规范中小学生军训
2021年八月,《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开始施行,文件明确,高中生的军训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参与。
全国政协委员怀利敏建议:把军训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目的是加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爱军队的精神培养。
同时规范中小学生军训,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军训,缺乏统一指导,内容也不规范,有时会变成孩子们的负担,应该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好。
退役军人王永军目前是13家中小学学校特聘的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
进一步推进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
军人家属随军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王小鸣建议:
①实行落户地多元选择;②统筹提供相关住房,也可纳入当地政策性保障住房体系解决;③据实发放两地分居相关补助;④为未就业家属建立社会保障账户,享受国家给予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并按规定安排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
跨越千里90后军嫂刘媛赴帕米尔高原探亲▲
做好驻艰苦边远地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尔孜规·阿优夫建议: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驻地部队提报军人子女入学意愿需求,积极协调入学,将落实情况列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将优先、优待等“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借鉴推广军人子女食宿站成功经验,在大中城市选择重点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由学校组织优质师资力量开展教学,使军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
边防军人和女儿▲
让退役军人成为建设工匠强国的种子
全国政协委员岑旭、崔昌军建议:让退役军人成为建设工匠强国的种子。目前我国每年有几十万名士兵退役,应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助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群体。
退役军人张国强一汽集团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两会胜利落幕
我们期待这些议案和提案能最终落地
更好地为战友服务
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中国退役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