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7年1月2日 发起鲁南战役
1947年1月2日晚,山东、华中野战军对国民党军第26师发起突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鲁南战役。
此次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3万余人,俘敌两个师师长,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0余辆,首创华东战场我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挫败了敌进攻临沂计划,获得了对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宝贵经验。
1935年1月2日 长征红军先遣团准备突破乌江进军遵义城
1935年1月2日,风雨交加,天气阴沉。早晨6点钟,长征红军的先遣团赶到了贵州省乌江渡口——龙溪,准备突破乌江,进军遵义城。
乌江的两岸全是悬崖绝壁,就像用刀子切过似的。江面宽约100米,江流湍急,水声轰鸣。要渡江是非常困难的,何况对岸还有敌人的严密封锁。团长杨得志和政委黎林一起到附近村庄调查。结果,别说没有船,就连一支木桨,甚至一块像样的木板,也被敌军抢走了。
红军战士们从村子里弄来许多竹子,扎成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竹排,用来渡江。战士都踊跃报名争做渡江先锋。团长从前卫营里挑选出8名熟悉水性的战士,决定由他们先行试渡。8个战士每人都配足了武器弹药,没有桨就用竹杆、木板来代替。
1952年1月2日 罗盛教抢救朝鲜儿童牺牲
罗盛教是湖南新化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51年,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前线。他看到朝鲜人民在美国侵略者铁蹄下所受的苦难,心情非常沉重,决心在抗美援朝中贡献最大的力量。
罗盛教所在部队的驻地是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1952年1月2日,他正在河边寻找废手榴弹,忽然看到一个朝鲜少年掉到河里的冰水中去了。他立刻跳下水去抢救。寒冬腊月,冰凌刺骨,罗盛教好不容易找到落水的孩子崔莹,但是刚把他托出水面,冰塌了,孩子又掉进水里。
当时气温是零下20度,罗盛教的脸、脖子冻得发紫。他吃力地喘着粗气,才又一次找到了崔莹,用尽全身气力把他顶了上来。孩子得救了,可是罗盛教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1岁。
朝鲜人民怀着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安葬了罗盛教烈士,并且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认他为“模范共青团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