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军史上的今天1月10日
时间:2023-01-10 08:43 星期二 来源:军友网综合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xLzEwLzEwMDQ2MTU5X3BuZw==

    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战役结束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xLzEwLzEwMDQ2MTY0X2pwZw==

    1949年1月10日,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人民解放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国民党军的一次。在历时66天的激战中,解放军以13万人的伤亡,歼敌1个总部的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含4个半师起义),共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自诩为“五大主力”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直出长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汉口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xLzEwLzEwMDQ2MTY1X2pwZw==

    济南战役以后,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集团60万人,企图在徐州附近阻止华东野战军南下与中原野战军会合。为完成中央军委提出的“冬春夺取徐”的任务,华东野战军前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根据毛泽东指示,淮海战役的第一场战斗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为目标。随后毛泽东又指示中原野战军以主力进攻郑州、开封,东击徐蚌线以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攻占郑州并继续东进,造成了中原、华东两军联合作战的有利形势。辽沈战役胜利以后,中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仅在素质上早已超过敌人,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优势。蒋介石为避免徐州集团重蹈东北卫立煌集团的覆辙,命令刘峙收缩兵力,加强徐州、蚌埠间的防御,同时把黄维兵团调往徐州方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依据全国战局的发展和淮海战场情况的变化,毅然决定扩大战役规模,集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共60万人,协同作战,力求将刘峙集团歼灭在徐州附近,避免其南窜。

    中央军委决定,由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邓小平、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党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淮海战役前线一切事宜。

    淮海战役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22日),歼灭黄伯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使刘峙集团处于被包围、分割状态。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俘虏司令官黄维,包围杜聿明集团。

    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杜聿明,淮海战役结束。

    1938年1月10日 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召开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xLzEwLzEwMDQ2MTYwX3BuZw==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冀西阜平召开。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xLzEwLzEwMDQ2MTYxX3BuZw==

    这次会议的参会代表有140余人,来自各党派和各阶层,既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各抗日军队和抗日群众团体的代表,又有工人、农民、开明绅士和资本家的代表,还有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以及五台山的和尚与喇嘛的代表等。经过民主选举,会议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即晋察冀边区政府。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