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4年1月20日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
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解释,即“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重大胜利。
1937年1月20日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延安成立
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体教职员在延安合影。
193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延安成立,原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大”第一期的学员,约 300人。
“抗大”有教职员共1000余人,其中包括校务部、训练部和政治部等各方面的干部。全校学员最多时有1万多人,其中有女学员1000多人。抗战8年间,“抗大”共培养了20多万名党政干部,其中有身经百战、统率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和各级指挥员,也有深入敌后带领群众开展斗争的各级干部,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干部学校的典范,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1月20日 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20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25日,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并立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着手整编部队,将全军扩编为七个师、一个独立旅。第一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全军共9万余人,继续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战。
1974年1月20日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资料图
西沙群岛位于我国海南岛东南约300公里的海域,与南沙、中沙、东沙群岛一样,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但是南越当局长期霸占南沙、西沙中的一部分岛屿。1973年9月,南越当局悍然宣布将我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这一侵略行径,重申我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可是,南越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派出军舰侵占西沙一些岛屿,并打死、打伤我渔民和民兵多人,同时攻击我正常巡逻的舰只。
1974年1月20日,人民海军舰只奉命开赴西沙群岛,将侵略者赶出西沙群岛,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此战击伤南越驱逐舰3艘,击沉护卫舰1艘,毙伤南越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