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中国退役军人丨陈瑞明:致敬老兵,留住英雄的记忆
时间:2023-02-02 10:30 星期四 来源:军友网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陈瑞明,河北省围场县人,1986年入伍,1990年退役。服役期间,陈瑞明曾参与边境地区作战,被评为优秀战士。
  • 人物档案

    人物档案:陈瑞明,河北省围场县人,1986年入伍,1990年退役,现为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冶金社区居民。服役期间,陈瑞明曾参与边境地区作战,被评为优秀战士。退役后,他牵头成立老兵救援队,先后参与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救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他带队跨省驰援,为武汉抗疫运送近千万元医疗应急物资。从2021年8月开始,他带领志愿者辗转10多个市、区、县,行程2000多公里,为100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留取掌印和拍摄整理影像资料,以实际行动致敬老兵,为后人留住英雄的记忆。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0X2pwZw==

    图片陈瑞明(右)在部队时与战友合影

    在落日的余晖中,一辆黑色轿车疾驰在从河北邯郸到邢台的107国道上。车内,51岁的退役军人陈瑞明正仔细端详着一张印着红色掌印的纸张。片刻过后,他将纸张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这是陈瑞明和志愿者们采集到的第100位革命老兵的掌印资料。谈及做这件事的初衷,陈瑞明讲述了一件令他遗憾不已的往事。

    陈瑞明:我的舅舅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也是一名伤残军人。在我小时候,舅舅经常给我讲抗美援朝的故事。可是,1988年,我从战场回来以后去看望他时,才知道我的舅舅1987年因病去世了。我就想带走我舅舅的一些遗物留作纪念,但是找了很久,就只有一个退伍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非常遗憾。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1X2pwZw==

    陈瑞明采集的抗美援朝老兵的掌印

    陈瑞明是一位老兵,当年在南方边境地区参加作战的经历,成为他军旅生涯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他也因此更加理解和尊崇那些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兵。1990年退役后,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荣军医院看望那里的老红军、老八路和抗美援朝老兵,陪他们聊天,为他们修剪指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这些老兵一天天在老去,陈瑞明心里一直在琢磨:“究竟应该为这些经历过战火硝烟的老兵们留下点儿什么。”

    陈瑞明:我一定要用视频记录这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同时,把他们的掌印留下来。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2X2pwZw==

    2021年,陈瑞明(左)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采访参战老兵

    2021年,陈瑞明萌发了为参战老兵留下历史印记的想法。刚开始的拍摄非常不容易,有的老兵记忆模糊,有的老兵方言很重,为了准确记录老英雄们的事迹,陈瑞明反复交流、核实,并学会了音视频的剪辑和制作。在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与帮助下,陈瑞明满怀信心,奔走在寻访老兵的路上。

    陈瑞明:因为我要一边拿着手机录制视频,一边还要跟老兵聊天,同时,还要准备留存掌印所需的颜料和纸张,告诉老英雄们如何来按手印。后来我的女儿就告诉我说:“爸爸,我来帮你录。”我感觉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特别大。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3X2pwZw==

    2021年11月,陈瑞明(中)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采访参战老兵

    2021年8月24日,是陈瑞明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一天。那天,在河北省邢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他和女儿前往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准备采访在那里住院的老兵。早上出门前,陈瑞明特意穿上了提前一天就已熨烫平整的旧军装,把准备好的一沓白纸整整齐齐放进手提袋中,还特意叮嘱女儿要穿得正式一点。当天8点半,他和女儿准时出发,带着一台女儿向同学借来的相机,风风火火赶到医院。

    陈瑞明:我是一名退役军人,见到这些老前辈,我应该用很庄重的态度,来面对采访这件事。当时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名叫龙德海的独臂老兵,他给我讲了很多战斗故事,还说非常愿意给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战斗故事,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4X2pwZw==

    陈瑞明女儿陈孟欣悦(左)协助采集老兵掌印

    那一天,陈瑞明和女儿陈孟欣悦从早上忙到晚上,共采集了38位老兵的掌印和视频资料。晚上回家吃饭时,举了一天相机的女儿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陈瑞明:有一位老兵是邱少云的战友。他说:“我知道当年我们在战场,我们的苦是为谁苦,我们的仗是为谁打。” 采访中老兵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刻进我的心里。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Y5X2pwZw==

    陈瑞明(右)和邯郸市磁县老兵郝春友(左)互敬军礼

    采访完毕,陈瑞明把老兵的视频简单编辑制作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退役军人胡红卫看到后,主动联系陈瑞明愿意提供采访车辆,还有一位军嫂联系他,要给他们捐台相机。就这样,战友的车子,捐来的相机,几位志同道合伙伴的加入,这支队伍悄然成形。

    陈瑞明:有一个叫胡红卫的退役军人,他了解到我出去采访没有车辆,就说提供车辆保障,在自己不忙的时候跟我一起去采访。起初我们都用手机录制,效果不是很好。当时,邢台有一位名叫陈思思的军嫂,她了解我们的事情之后,就跟我取得联系,捐助了一台相机,并且加入了我们的团队。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cwX2pwZw==

    追寻红色记忆志愿者团队宣传栏

    陈瑞明说,听这些老兵讲述他们经历的英雄往事和战斗岁月,就像坐着时光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比从书本上或是影视剧里看到的感受更为深刻,有些细节让他永生难忘。

    陈瑞明:因为我是一个后辈,首先要给老前辈敬礼。每次结束采访的时候,为了感谢我们,大多数老兵都会给我们敬一个军礼或者给我们一个拥抱。我们将他们讲述的故事,以视频的形式放在互联网平台,没想到几天时间,浏览量就达到了上千万。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cxX2pwZw==

    陈瑞明(右)采访老兵孟凡珍(左)

    在采集老兵故事的日子里,陈瑞明先后接到几位老兵病逝的消息,这让他意识到,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抓紧抢救这些英雄的记忆。

    陈瑞明:有几位老兵,我们已经做好了采访的准备,结果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接到了老兵去世的消息。所以说时间不等人,因为这些老英雄正在渐渐老去,我感觉我们现在做得还是太少了,做得还不够。

    2021年12月,陈瑞明带领团队利用节假日开车前往老兵申占江家。由于老兵家在邢台市内丘县的一个偏远山区,需要经过一段山路,路上雪越下越大,汽车几乎无法前行。陈瑞明一行人下车徒步进山,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陈瑞明:很多老兵都住在大山深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有一次,我们开着车去采访,途中雪越下越大,我们的车上有一把铁锹,我们就一边铲雪一边艰难前行。后来,车实在无法前行的时候,我们就下车徒步走了大约三四公里,才走到那个老英雄家。老英雄一直等着我们,见到我们之后他也很激动。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cyX2pwZw==

    陈瑞明(右)在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采访老兵袁中英(左)

    和老前辈们以心换心的沟通,让老英雄们感受到被尊崇、被铭记的温暖,因此,他们也愿意敞开心扉,分享曾经浴血奋战的一段段经历。陈瑞明因此更加珍惜每次的采访机会,每次收集完资料,都会问老兵们是否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

    陈瑞明:比如,有的老前辈说想找他的战友,我问到他战友的名字后,就多方联系,但是很多都去世了,我们也不敢告诉老英雄们。还有的说,特别想去鸭绿江大桥,到当年他们踏出国门、出国作战的地方再看一看。

    为了让老兵的口述史料得到更好的宣传,河北省邢台军分区联系到相关专家学者,协助陈瑞明的志愿者团队对他们挖掘采集的影像资料进行梳理和认真把关,提高老兵口述实录的准确性。邢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与相关单位联系,于今年7月1日集中展览了100位老兵的掌印和影像资料。

    陈瑞明:现在,“追寻红色印迹百名掌印”首展已经进入了河北邢台柏乡职教中心。每一位英雄的事迹、照片都做成了展板,让学生们前来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zLzAyLzAxLzEwMDQ2ODczX2pwZw==

    “追寻红色印迹百名掌印”首展进入河北邢台柏乡职教中心

    英雄历史,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如今,陈瑞明带领志愿者经常到企业学校、党政机关开展分享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老兵故事,触摸一段段鲜活生动的红色记忆。

    陈瑞明: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把英雄精神和红色记忆传承下去。因为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人认识英雄、崇尚英雄、关爱英雄。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李 鹏 刘建伟 赵婉姝

    责编:赵 敏

    播音:胡铖铖 宋 波

    主编:杨 鸿

    编审:谭淑惠

    监制:吕锡成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