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4年2月28日 冀鲁豫部队收复朝城
1944年2月28日,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部队一部收复山东朝城县城。
1944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战略反攻阶段。日本大本营为了扭转局势,保持其本土与东南亚的联系,制定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命令,敌人随即向正面战场发动了新的进攻。
1943年底和1944年初,日军先后从晋冀鲁豫边区周围调走了6个精锐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等部,而以新编成的6个独立步兵旅团接替其防务,使其用于晋冀鲁豫区的兵力相对减少,守备力量减弱。日军兵力的变动引起了冀鲁豫军区领导的注意。经过周密部署,冀鲁豫军区决定先拔掉伸入根据地腹心的日伪军据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朝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鲁西平原上,地势平坦。冀鲁豫军区二分区决定以部分主力结合地方武装及民兵,采取逐个击破、围点打援的战法向日军突出孤立的城镇及据点展开攻势。1944年2月28日,一举收复朝城县城。
1943年2月28日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三团及涟东总队在苏北涟水东遭日伪军近2000人的合击,激战9小时,第二十三团第九连为掩护全团主力突围,两个排指战员壮烈牺牲。
1942年2月28日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主力一部夜袭阜宁鲍家墩日伪军据点,毙伤日伪军90余人,俘伪军营长以下100余人。
1940年2月28日
▲为避开国民党当局的通缉,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盛子瑾率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十三纵队1000余人南渡淮河,欲借道淮南去苏北泰州,3月5日至管镇夜渡淮河时(一说“途经半塔集时”),被新四军第五支队截住。盛部大部人员加入新四军,盛子瑾及其家属随从等人被礼送出第五支队防区。盛出走第3天,新四军攻克泗县城,活捉了顽县长朱天修,成立皖东北第一个抗日政权——泗县抗日民主政府。陈国栋任代理县长。同时决定成立皖东北根据地专员公署,由陈粹吾(进步人士)任代理专员,刘玉柱任专署秘书。至此,皖东北进入了由中共地方组织独立领导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