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问当前广大官兵最关心什么,莫过于后代、后院问题。
一直以来,军人的后代、后院问题,都是影响官兵服役积极性的一个重点难题。不少官兵受后代、后院问题影响,难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训练与工作当中。
为了解决官兵的后代、后院问题,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关于军人子女教育、军人配偶随军就业、军人配偶、父母、配偶父母免费/优惠医疗政策等优惠政策,力求从根源上解决军人的后代、后院问题,提升军人家庭幸福感,助力长期服役。
后代。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最为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军人也不例外。与普通家庭一样,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军人家庭的大事。
如何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摆在军人家庭面前的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教育是与学校挂钩的,而学校都是与房子挂钩的。想要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就需要购买昂贵的学区房。
大部分军人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面对高昂的学区房价格,有心无力。而且军人长期在外服役,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想要不买房入读好学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问题,国家重磅推出了军人子女优先入学政策。
该政策落地之后,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到位,给予军人子女入学极大的优先保障,将军人的荣誉感,转化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有的城市规定同等条件下军人子女享受免试、优先入学。有的城市规定,只要是本市的现役军人子女,全市中小学任选。
还有城市为了落实军人子女优先入学政策,将军人子女优先入学落实情况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单位评选挂钩。
比如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就出台规定:军人子女入园,采取就近或相对就近的方式,优先安排到条件好、接送方便的幼儿园就读,幼儿园不得拒收;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免试、优先入学的原则报名入学,落实情况与校长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评选双拥先进单位的重要指标;对拒绝接受安排军人子女入园入学或不按照规定完成接受任务的单位和负责人,将列入督导查办。
此外,国家在出台军人子女优先入学的基础上,还将原先150元/月/孩的保教补助提高到了500元/月/孩,为孩子的教育金,增砖添瓦。
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保教费提高了,无疑大幅提升了军人家庭的幸福感。
后院。
军人的后院,一边是配偶,一边是父母,这都是军人最为牵挂的人。
配偶方面。
一直以来,两地分居都是影响军人服役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在长期服役的大环境下,分居问题不得不重视。
为了解决军人分居问题,国家这两年出台了较多政策。
一方面是针对随军,取消了军官的随军门槛,现在军官只要已婚,配偶就可以申请随军,不需要再费时间等军官达到一定级别。
另一方面是随军就业,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依法保障军人配偶就业安置权益。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履行接收军人配偶就业安置的义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随军工作难安置的问题,加快了部分军人家庭告别分居的进程。
此外,为了提升军人配偶的荣誉感,从2021年开始,国家为军人配偶发放每个月500元的荣誉金,从2022年开始,军人配偶纳入军人免费医疗政策。
这些,都让军人家庭感受到了实惠。
父母方面。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军人为国尽忠,就难以在父母膝前尽孝,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军人的牵挂自然越来越多。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长期不在身边,父母有什么事情都指望不上。
为了帮助军人弥补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遗憾,国家为年满60周岁的军人父母发放600元/月/家庭的赡养补助。
同时,考虑到军人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降低,容易生病。而看病难、看病贵又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军人父母、配偶父母医疗优惠政策,为军人父母的健康,增加一份保障。
想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服役,就需要切实解决官兵的极难筹盼问题。
因为军人军属是国家的重要群体之一,军人家庭的稳定、幸福,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上述的政策、措施,无疑从多方面解决了军人后代、后院问题,免去了军人的诸多后顾之忧。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拥军、爱军、提高军人社会地位的具体表现。
全面提高军人军属待遇,让军人可以不用为后代、后院分心担忧,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还更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履职尽责,更积极地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有时候政策虽好,但享受不到就形同虚设。
当前,有部分城市还没有切实落实军人子女优先入学政策,不少军人家庭仍然要为军人子女的入学问题而发愁。
部分军人配偶想要随军就业,还需要自己跑驻地单位去协调,存在等空缺、等编制的情况。
最为主要的还是,大部分城市没有部队医院,军人配偶、军人父母及配偶父母,想要享受免费、优惠医疗政策,困难重重。
想要真正解决军人的后代后院问题,不让军人为此而分心,还需要将所有的惠军利军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
当军人成为了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大家必然都会积极地长期服役。
来源:三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