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1年6月9日 中共中央向八路军发出反“蚕食”斗争的指示
为粉碎日军对冀南平原的“蚕食”政策,1941年6月9日,中共中央向八路军发出反“蚕食”斗争的指示。毛泽东和朱德、王稼祥、叶剑英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并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电报提出在河北平原反“蚕食”斗争的政策,指出:日军在冀南之“蚕食”政策,其目的在于缩小我之活动地区,扩大其占领地区。击破这种政策的中心环节,在于有正确的政策,主要应从政治上着手,而不能只是军事进攻或以军事进攻为主。一般说,我党我军在此种三角地带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善于隐蔽自己,保存实力,处处为民众着想,要保护民众,使民众不致吃亏(也就是保存自己)。对于民众中某些被迫应付敌人的行为,不仅不应尖锐地反对(这不是右倾退缩),反而应该因势利导成为带有计划性的应付敌人的办法,甚至成为策略,打破日军分离我军民团结的毒计。单纯的军事斗争,表面上的尖锐对立政策,将引起敌人残酷的镇压,其结果恰恰是造成群众的恐惧,使敌寇得逞其阴谋。在这些地区内应多采用两面政策,加强伪组织伪军工作,多交朋友,不要大吹大擂(荫蔽自己),群众团体及政权只能采取隐蔽的方式,不能与根据地一样。总之,愈能保存自己,团结人民,孤立日寇,就愈能长久坚持。健强由当地干部率领与地方人民有血肉联系的地方武装是坚持平原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这种三角地带其作用更为重大。若无此种地方武装单靠把主力分散去进行游击是困难的。
1942年6月9日 冀中八路军伏击日军参观团
1942年6月9日,冀中日军坂本旅团长率300余步骑,护送一个日本参观团从治庄头去白庄,路过深泽县东北的宋庄时,遭到八路军伏击。坂本当场击毙,骑兵和参观团也被消灭。
日军步军随即向八路军反扑,八路军在宋庄设伏的部队仅三个半连,但在第二十二团左叶副团长的指挥下,利用事先筑好的四道工事,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日军的冲锋。午后,安国、定县、保定、深泽、无极等地日伪军陆续赶来增援,人数约为2000人。日伪军在4门火炮、7挺重机枪、80余挺轻机枪、40余个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向宋庄发起猛烈进攻。日伪军还向八路军施放毒气,但因宋庄地势较开阔,风力较大,八路军未受损失。
双方激战至晚,八路军打退了日军38次冲锋,毙伤日军900余人、伪军200余人。入夜,八路军分路成功突围。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阵亡33名,负伤41名(其中连级干部4人),以较小的伤亡重创日伪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