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2年8月24日
▲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四团,夜袭三阳沟,激战约12小时,冲杀数次,我即转移,我伤亡67人,内营长1人。
1943年8月24日
▲新四军师一部,突袭在苏中东台“扫荡”夜宿上棚官村的日伪军,毙日军少佐以下50余人,伪军30余人。
1944年8月24日
▲国民党军挺进第二十八纵队第三支队1700余名官兵,在支队长吴信元率领下,在萧县西部孙大庙宣布起义。
1945年8月24日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电示谭希林、曾希圣、李步新:根据中央军委22日电所述原则,七师部队应作艰苦坚持与靠拢二师跳出桂顽包围两种打算。提出“请考虑十九旅及覃旅(覃健任旅长的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主力部队在困难时向二师靠拢”、“七师主力于必要时离开巢无地区”等五点,“供你们考虑及预作思想上与组织上的准备”。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电示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日伪顽已取得谅解,大城市及交通要道、据点不肯轻落我手。因此,我们目前主要是集中力量应付顽之进攻,并相机收复各县城及铁路两侧的市镇和农村”。
▲ 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电示谭希林、曾希圣、李步新:新四军第七师不再派部队南去,并提出“皖南和苏中五、六分区暂统一归江浙军区指挥”;“李步新去代替黄耀南(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兼皖南军分区政治委员)工作,俾使坚持皖南斗争”。
▲ 粟裕、叶飞、金明致电华中局,报告我们已攻占与收复溧阳、溧水、金坛、句容、长兴五个县城,广德、吴兴尚有强大日军拒绝向我投降。顽军调动则我苏南主力将处顾祝同与汤恩伯之夹击中;我们再三考虑,苏南为南京外围,在内战条件下苏南四面受敌,地形不利,不能作为我军根据地,而须另建立新根据地。我们认为皖、浙、赣三省边区及闽、浙、赣三省边区适宜作为内战根据地。我们现在一面应准备做坚持苏南、浙西、浙东现有阵地之打算,一面应即作建立新根据地之打算;再次提议要求将皖南、苏浙统一领导。
▲ 新四军淮北军区部队解放安徽省五河县县城,歼伪保安总队五个连。俘伪五河县县长兼总队长以下500余人。
